FSMS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大纲
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大纲
第 3 版第 1 次修订
1.总则
本大纲依据 CCAA《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》(以下简称注册准则)制定,适用于拟向 CCAA 申请注册为各级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的人员。
2.考试要求
2.1 考试科目
申请实习审核员注册需通过“基础知识”科目考试;
申请审核员注册需通过“审核知识与技能”科目考试。
2.2 考试方式
考试为书面考试,考试试题由 CCAA 统一编制,每科考试时间 2 小时。
参加“基础知识”考试时,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;参加“审核知识与技能”考试时,考生自带未作任何标记的 GB/T 22000 标准文本。
2.3 考试频次及地点
考试原则上每季度末月组织一次,在北京和选定的大中城市设立考点。
CCAA 在考前 40 天发布报名通知,申请人可在每次设立的考点范围内选择报名并参加考试。
2.4 考试的题型及分值
2.4.1 基础知识科目的题型及分值
分值分布 | 1.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约占 45% 2.食品安全领域专业知识 约占 30% 3.管理体系审核 约占 10% 4.法律法规 约占 15% | |||||
题 型 | 数 量 | 单题分值(分) | 小计分值(分) | |||
单项选择题 | 50 | 1 | 50 | |||
判断题 | 10 | 1 | 10 | |||
多项选择题 | 20 | 2 | 40 |
2.4.2 审核知识与技能科目的题型及分值
分值分布 | 1.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约占 45% 2.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专业知识 约占 15% 3.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性文件、 专业知识、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 约占 40% | ||||
题型 | 数量 | 单题分值(分) | 小计分值(分) | ||
单项选择题 | 30 | 1 | 30 | ||
多选题 | 10 | 2 | 20 | ||
案例分析题 | 5 | 6 | 30 | ||
阐述题 | 2 | 10 | 20 |
2.5 考试合格判定
基础知识科目满分为 100 分,80 分(含)以上合格;
审核知识与技能科目考试的满分为 100 分,70 分(含)以上合格。
2.6 考试结果发布
CCAA 将在考试结束后 45 天(遇法定节日顺延)内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。
3.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内容
3.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
a)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发展概况;
b)理解 GB/T22000 标准每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;
c)理解 GB/T22000 标准中的术语;
d)理解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;
e)了解用于文件、数据和记录的授权、安全、发放、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;
f)了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(如危害分析、判断树、风险分析、统计过程控制等)。
3.2 管理体系审核
a)GB/T19011 中条款 3、4、6.3 和 6.4 的内容;
b)ISO/IEC17021-1 标准的目的、意图;第 9 章中 9.1.2、9.1.3、9.2-9.6 条款规定的与审核和认证活动有关的要求。
3.3 食品安全领域专业知识
a) 理解食品安全管理知识
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;
HACCP 原理、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;
包括前提方案(PRPs)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;
相关行业类别(见附录 A)的前提方案(PRPs);
特定种类(见附录 A)的产品、过程和操作;
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;
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。
b) 理解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
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;
食品分类知识;
食品工艺及其特性;
食品卫生控制程序;
食品工厂设计、布局原则,相关的基础设施、设备和工作环境;
食品安全危害(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、过程中的存在);
食品感官、理化、微生物检测技术、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;
食品安全标准、产品技术要求。
3.4 法律法规
a)理解相关法律、法规,以及其他与管理体系和审核活动有关的要求;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。
b)理解食品行业相关法律、法规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》、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》、《食品召回管理规定》、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、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、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、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、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、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》、《食品卫生通则》及附件《HACCP 体系及其应用准则》。
c)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、规章要求和国家认证认可体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》、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》、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规范》。
d)了解国际条约和公约、合同和协议等;
e)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。
4. 审核知识与技能科目的考试内容
4.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
a)掌握 GB/T19011 标准第 3,4,6 章及 5.4.2,5.4.4 的要求,并能在审核实践中应用;
b)掌握 GB/T19011 标准附录 B 的内容,并能在审核实践中应用;
c)了解国家认证认可制度,掌握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和程序及相关标准;
d) 掌握 ISO/IEC17021-1 标准第 9 章的内容,并能应用到审核实践中。
4.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性文件
a)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;
b)掌握 ISO22000 标准要求,并应用于审核实践;
c)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;
d)掌握 CNAS-CC18:20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的内容;
e)全面了解 ISO22003 标准的内容;
f)了解 GB/T22004-2007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GB/T22000-2006 的应用指南》的内容。
4.3 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专业知识
a)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知识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;
HACCP 原理、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;
包括前提方案(PRPs)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;
相关行业类别(见附录 A)的前提方案(PRPs);
特定种类(见附录 A)的产品、过程和操作;
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;
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。
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(如危害分析、判断树、风险分析、统计过程控制等)。
b)掌握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
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;
食品分类知识;
食品工艺及其特性;
食品卫生控制程序;
食品工厂设计、布局原则,相关的基础设施、设备和工作环境;
食品安全危害(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、过程中的存在);
食品感官、理化、微生物检测技术、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;
食品安全标准、产品技术要求。
c)食品安全管理专业技能
具备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;
掌握确定、实施和管理控制措施[前提方案(PRPs)、操作性前
提方案(operationalPRPs)、关键控制点(CCPs)]的方法,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;
掌握评估与食品供应链相关联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;
掌握评价所采用前提方案(PRPs)的适宜性,包括对特定行业类别的前提方案(PRPs)建立或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或指南;
掌握对审核范围内食品合理预期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;
掌握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风险的评估;
掌握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方法有效性的评估;
掌握对组织为实现食品安全目标的管理体系的评价;
掌握确定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。
4.4 法律法规
a)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、法规的要求;
b)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、规章要求和国家认证认可体系。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国家注册审核员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责编:deyong